SSD / 固態硬碟
-
威剛發表XPG SX9000 PCIe Gen3x4 M.2 2280電競固態硬碟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威剛科技(ADATA Technology Co., Ltd.) 旗下的電競品牌XPG,繼SX8000、SX7000之後,於今日發表新款PCIe M.2 2280固態硬碟—SX9000,持續擴充強化PCIe SSD的產品線,滿足市場對電競、VR等熱門應用的需求。SX9000採用Marvell控制晶片和PCIe Gen3x4超高速介面,讀寫速度最高可達每秒2800/1450MB,不僅遠勝傳統SATA 6Gb/s數倍,效能也不會因時間而減退。另支援多種加速與LDPC除錯機制,即使系統處於遊戲、超頻或影像處理等高負載的狀態下,也能保持穩定。此外,SX9000全系列均享五年保固,使用上更安心有保障。 具備Marvell控制晶片和PCIe Gen3x4介面的SX9000,效能表現格外亮眼,讀寫速度最高可達驚人的每秒2800/1450MB!具備緩衝記憶體(Cache Buffer),可高速存取資料,效能也不會隨時間一久而走下坡。遵從NVMe™(非揮發性記憶體標準)協定,符合NVMe 1.2標準,4K隨機讀寫速度最高可達310K/240K,可同一時間從多核處理器接受命令,進行多工作業處理,在遊戲或超頻等負載較高的情況下也能穩定不掉速,因此特別適合講求極致性能的專業族群,如電競玩家、超頻高手、影音編輯者或SOHO工作者。M.2 2280的輕巧尺寸,能輕鬆安裝於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內,並支援Intel和AMD的新一代平台。有了SX9000,不論是開機、加載遊戲、傳輸資料,都更快速流暢! ADATA嚴格的品質控管與生產製程,確保了產品長久的使用壽命 – SX9000的總寫入資料量(TBW, Total Bytes Written)最高達1000TB (1TB機種),平均無故障間隔也高達200萬小時。另支援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低密度機奇偶檢查碼)錯誤校正機制,比起BCH碼能糾正更多錯誤,可確保資料傳輸的安全完整,並延長快閃記憶體的使用壽命。 SX9000共有256GB、512GB與1TB等三種容量,隨包裝還搭贈一片XPG散熱片,簡潔黑底搭配XPG流線感的logo,能與各種風格的系統搭配而不顯突兀;不論是講究系統外型的遊戲玩家,或是熱愛PC DIY的組裝高手,SX9000都能讓使用者輕鬆安裝、秒速升級!
-
開卷有「憶」 美型.滑蓋.大容量 SP廣穎電通發表全新外接式硬碟-Diamond D30
全球記憶儲存領導品牌SP廣穎電通推出全新外接式硬碟-Diamond D30。以經典美型筆記本為設計理念,搭配書籤造型滑蓋,為冷硬的儲存設備增添時尚美感,是一款外型與功能兼備,不容錯過的存儲極致逸品。 延續Diamond系列一貫的細緻工藝與優雅,Diamond D30以筆記本作為外型設計理念,搭配書籤造型的保護滑蓋設計,輕鬆好攜帶,可隨時隨地進行快速安全的資料傳輸。書籤造型的滑蓋設計能有效防水(通過IPX4防水標準)防塵,可保護連接器,毋需擔心各式突發狀況讓資料陷入毀損遺失的風險。且其表面採雷射激光立體紋路設計,細緻的紋理不僅美觀易握持,更能有效降低刮紋產生與指紋沾染的機率。 Diamond D30設計兩種尺寸:D3S-極致纖薄,最高達2TB儲存容量;D3L不只有超大容量5TB可以選擇,其側邊內削設計,讓外型更顯輕盈時尚。 更多產品資訊,請查詢SP廣穎電通官方網站:www.silicon-power.com。 • 兩種尺寸-D3S、D3L,滿足不同容量的存儲需求。 • 擁5TB(D30L)超大容量,讓行動儲存更便利。 • 外型設計理念源自筆記本,而書籤造型滑蓋為連接器的保護裝置,防水防塵。 • 通過IPX4防水標準。 • USB 3.1 Gen1 (USB 3.0)超高傳輸介面。 • 表面採雷射激光立體紋路設計,細緻的紋理有效降低刮紋產生的機率。 • 免費下載專屬軟體SP Widget*,提供資料備份和還原、AES 256位元加密和雲端存儲等實用的檔案管理功能。 *請至官方網站下載。 • 容量:(D3S) 500GB/1TB/2TB; (D3L) 2TB/3TB/4TB/5TB • 尺寸:(D3S) 126.0 x 81.2 x 10.4mm; (D3L) 126.0 x 81.2 x 21.1mm • 重量:136.5g-242g • 材質:塑膠 • 顏色:黑色 • 連接介面:(D3S) USB Micro-B; (D3L) USB Type-A • 傳輸線:(D3S) USB Micro-B to Type A (23CM) ; (D3L) USB Type-A to Type-A (23CM) • 傳輸介面:USB 3.1 Gen1 / 向下相容USB 3.0, USB 2.0 • 支援作業系統:Windows 10/8.1/8/7/Vista/XP, Mac OS 10.5.x, Linux 2.6.x • 操作溫度:5℃-55℃ • 儲存溫度:-40℃-70℃ • 認證:CE/FCC/BSMI/Green dot/WEEE/RoHS/RCM • 保固:3年
-
Crucial MX300 750GB實測開箱,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SSD價格戰持續進行,為了推出更價廉物美,但又能獲利的產品,因此,最近,許多固態硬碟廠商,今年所推出的新SSD產品,全面都採用了TLC Flash,全面推出TLC SSD。除此之外,NAND Flash的製程技術也不斷進化,除了SLC Flash、MLC Flash與TLC Flash的演進,各大快閃記憶體業者,也推出了3D NAND,採用3D製程,分成MLC Flash與TLC Flash版本,可以不斷堆疊,打造出更大容量與更快速的快閃記憶體。相較於原本的2D製程,可以擁有更高密度的單位儲存容量,因此未來將可望擁有更低的單位生產成本。但目前此技術還未普及,因此不一定會很快就反應在SSD價格上。這次所要實測開箱的,則是每光Crucial MX300 750GB SSD,採用了美光3D NAND型TLC Flash,是款TLC SSD固態硬碟。 Crucial MX300 SSD官方介紹影片 針對大容量使用者需求,美光推出最新的Crucial MX300 SSD,採用了3D NAND型TLC Flash,本身是顆TLC SSD,提供275GB、525GB、750GB、1TB(1050GB)與2TB(2050GB)的選擇! 這次,我們要實測開箱的,則是美光Crucial MX300 750GB SSD,容量:750GB,型號:CT750MX300SSD1,配件有附贈一個7mm轉9.5mm的加厚支架,以及Acronis True Image HD序號,方便使用者備份與還原硬碟資料。從推出容量版本,可以看出,廠商主要想搶攻的是大容量市場。至於耐用度部分,750GB版本,總寫入量可達到220TB,MTTF為150萬小時。未來如果能推出其他容量與更優惠價格,才能更有競爭力。 固態硬碟業者:美光 Crucial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MX300 固態硬碟類型:3D NAND型T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2.5吋SATA 6Gb/s版本與M.2 2280的SATA 6Gb/s版本 固態硬碟容量:275GB、525GB、750GB、1TB(1050GB)與2TB(2050GB) 固態硬碟控制器:Marvell 88SS1074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Micron 3D NAND型TLC Flash 固態硬碟保固期:3 年保固 275GB→ 讀取速度:530MB/Sec,寫入速度:500MB/Sec 525GB→ 讀取速度:53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750GB→ 讀取速度:53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1TB(1050GB)→ 讀取速度:53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2TB(2050GB)→ 讀取速度:530MB/Sec,寫入速度:510MB/Sec ※2.5吋SATA 6Gb/s版本與M.2 2280的SATA 6Gb/s版本,同容量版本速度相同! 275GB→ TBW:80TB,DWPD:○ 525GB→ TBW:160TB,DWPD:○ 750GB→ TBW:220TB,DWPD:○ 1TB(1050GB)→ TBW:360TB,DWPD:○ 2TB(2050GB)→ TBW:400TB,DWPD:○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Crucial MX300 SSD,分成2.5吋SATA 6Gb/s版本,以及M.2 2280的SATA 6Gb/s版本。 美光Crucial MX300 750GB SSD,使用了美光3D NAND型TLC Flash,是款TLC SSD固態硬碟。控制器使用Marvell 88SS1074,快閃記憶體使用Micron 6FB22 NW852。 這邊使用3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Crucial_CT750MX300SSD1 750.1 GB。韌體版本為MOCR011,介面為SATA 6Gb/s,支援S.M.A.R.T、APM、NCQ、TRIM、DevSleep,也有提供對SSD累計寫入,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等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M0CR011,偵測出來的容量為715274MB,可用容量為715085MB。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格式化後的空間為698.63GB。 這邊使用以下幾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來測試這款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處理器:Intel Core i7-6700K @ 4.0 GHz/4.2GHz (Turbo) 主機板:GIGABYTE Z170X-GAMING7 記憶體: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2133 @ 2133 4GB × 4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 1080顯示卡 SSD:OCZ Vector 150 240GB(系統) 電源供應器: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7.7MB/Sec,寫入速度:507.5MB/Sec。測試結果顯示,雖然是TLC SSD,但讀寫效能表現都相當不錯。 改用HD Tune測試就清楚看出TLC SSD普遍的寫入降速現象,雖然讀取速度相當平穩,都維持在475.8MB/s~486.5MB/s之間,但寫入速度就明顯有降速現象。透過美光的Dynamic Write Acceleration技術,可讓TLC模擬為SLC來提升寫入速度。從測試曲線可以看出,在0~225GB之間的區間都能達到寫入速度480MB/s左右,大於225GB之後,才降為275MB/s。不過,相較於市面上其他TLC SSD,這樣的表現也已經相當優異。 AJA System Test的話,從測試結果可以明顯看出,這個測試太過輕量級,因此數據沒有其他軟體高。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4451.68,效能表現非常不錯。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總分達到了1107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525.796MB/Sec,寫入速度:499.225MB/Sec。 針對SSD,美光也提供了Crucial Storage Executive工具程式,可以監控SSD狀態,更新韌體,還能啟用Momentum Cache記憶體快取功能,提升整體效能。 Crucial MX300 SSD,提供275GB、525GB、750GB、1TB(1050GB)與2TB(2050GB)的選擇! 目前,台北光華商場,已經正式開賣,275GB報價:2,730元,525GB報價:4,350元,1050GB報價:8,800元,2050GB報價:18,300元。 這次,實測開箱了Crucial MX300 750GB SSD,對於其高效能,大容量,以及物超所值,印象非常深刻。隨著科技日新月異,3D NAND型MLC Flash與TLC Flash推陳出新,帶來了更超值的價格,與超大容量的可能。一場新的3D NAND SSD大戰,正準備開打。 可以預期的,SSD改朝換代,價格將越來越便宜,容量也將越來越大。接下來,就是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廠商名稱:Micron Technology, Inc. - 美光亞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757-6622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Genuine - 捷元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795-66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LITEON MU3 ROCK SSD 240GB實測開箱,eMLC NAND Flash固態硬碟機優質精品!
隨著SSD持續改朝換代,在效能、容量與價格,皆更有競爭力,消費者與企業用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也正因為SSD物美價廉,速度又快,整個市佔率持續翻升,傳統HDD則節節敗退,剩下大容量硬碟市場,仍佔有性價比優勢。原先,SSD主力用的儲存元件,為傳統2D型SLC Flash、MLC Flash與TLC Flash,隨著科技的進步,快閃記憶體的發展,2D NAND的Flash時代已經過去,終於進入了所謂的V-NAND的Flash,也就是3D NAND的Flash新時代。同時,也有分成3D NAND型MLC Flash,以及3D NAND型TLC Flash。快閃記憶體,從SLC Flash轉MLC Flash,從MLC Flash轉TLC Flash,從2D NAND轉3D NAND快閃記憶體,礙於科技轉換、製程演進與成本考量,這已經是大勢所趨。 雖然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市場上供應的態勢,已經是全面轉向TLC SSD,不過市場上的真正需求,仍偏好於MLC SSD。正因為市場上仍有需求,也讓品牌固態硬碟機業者,積極掌握最後的MLC Flash庫存,持續銷售MLC SSD。由於NAND Flash已經是寡佔市場,供應業者只有SAMSUNG、SK Hynix、Intel、Micron、TOSHIBA與SanDisk(已被WD併購)。TOSHIBA這邊,剛好因為投資美國西屋核電事業鉅額虧損,導致要賣掉金雞母東芝半導體。就在這時候,市場上出現了一批便宜的MLC Flash,還是超耐寫的企業級TOSHIBA eMLC NAND Flash,P/E Cycle高達10,000次。這種eMLC SSD超耐寫固態硬碟再度銷售,而且是便宜價格出售,不但讓玩家圈震撼,也讓固態硬碟市場再掀風雲。這次,要實測開箱的,就是採用了這種高檔用料的LITEON MU3 ROCK SSD 240GB,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若要說到來自台灣,最堅強的固態硬碟品牌,那絕對就是光寶集團旗下的建興(LITEON)與浦科特(PLEXTOR)了!這也是我們台灣的驕傲,SSD世界的台灣之光。建興(LITEON)與浦科特(PLEXTOR)品牌固態硬碟,目前在台灣市場,以及全球市場,都有在做銷售,依照不同的機種與容量,針對不同的消費族群,也有不一樣的市場策略,雖然有重疊競爭的區域,不過也互補了不同市場區隔,滿足一般消費者,玩家市場的需求,與企業級市場,供應全方位各種不同需求的固態硬碟機。 光寶集團旗下的建興(LITEON)與浦科特(PLEXTOR),一直跟東芝半導體關係密切,過去到現在,不少固態硬碟機,全都是採用TOSHIBA解決方案。這次引進了超耐寫的企業級TOSHIBA eMLC NAND Flash,P/E Cycle高達10,000次,針對台灣市場推出LITEON MU3 ROCK SSD,在中國市場的海外市場,推出海外版LITEON 睿速T9系列SSD(這款,還被中國玩家稱為「最後的MLC良心盤」),兩者從電路板外觀與用料來看,是一模一樣的產品,屬於高階MLC SSD。 由於,這兩款SSD,採用了eMLC NAND Flash,是真正超耐寫固態硬碟機,也讓全球玩家趨之若鶩,造成了市場上熱銷的盛況。台灣板LITEON MU3 ROCK SSD與海外版LITEON 睿速T9系列SSD,這一波超耐寫eMLC SSD旋風,這一場戰役可以說打得漂亮! LITEON MU系列固態硬碟,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LITEON MU SSD,為MLC SSD,有120GB、240GB版本。第二代LITEON MU2 SSD,為TLC SSD,有120GB、240GB、480GB與960GB版本。第三代LITEON MU3 SSD系列,目前推出三種版本。 基本款LITEON MU3 SSD,為TLC SSD,有120GB、240GB、480GB與960GB版本。進階款LITEON MU3 ROCK SSD,為MLC SSD,P/E Cycle高達10,000次,有120GB與240GB版本。還有一個新款LITEON MU3 PH5 SSD,也即將推出,為3D NAND型MLC SSD,P/E Cycle高達10,000次,有120GB、240GB、480GB與960GB版本。 建興這次推出的LITEON MU3 ROCK SSD機種,為標準2.5吋SATA 6Gb/s規格,全部都是採用Marvell美系控制器(台灣中文公司名稱:美滿電子科技,中國中文公司名稱:邁威爾科技,英文公司名稱:Marvell Technology)的解決方案,控制器用的是Marvell 88SS9187-BLD2,快閃記憶體則是使用了TOSHIBA 19nm eMLC Flash,是款標準型MLC SSD。這一款的特色,為採用P/E Cycle高達10,000次的企業級eMLC NAND Flash,也因而實現了超耐寫固態硬碟機的目標! 固態硬碟業者:建興 LITEON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MU3 ROCK 固態硬碟類型:M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2.5吋SATA 6Gb/s版本 固態硬碟容量:120GB,240GB 固態硬碟控制器:Marvell 88SS9187-BLD2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TOSHIBA 19nm eMLC Flash 固態硬碟保固期:3 年保固 120GB→ 讀取速度:430MB/Sec,寫入速度:130MB/Sec 240GB→ 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310MB/Sec 120GB→ TBW:○,DWPD:○ 240GB→ TBW:○,DWPD:○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LITEON MU3 ROCK SSD的話,建興在官方硬體規格說明上面,120GB版本,讀取速度:430MB/Sec,寫入速度:130MB/Sec,240GB版本,讀取速度:540MB/Sec,寫入速度:310MB/Sec,沒有更大容量版本。根據Marvell的官方資料,這顆Marvell 88SS9187-BLD2控制器,為8通道設計,採用Marvell 88FR102 V5雙核心處理器,本身為一款歷史悠久的固態硬碟控制器,韌體發展也相當成熟,穩定度算是相當可靠。 這次,我們實測的,是LITEON MU3 ROCK SSD 240GB。我們使用了Windows 10 Pro x64中文版作業系統,接著進行「SSD規格檢測」,並進行「SSD效能測試」。 得到了相當完整的測試數據,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這邊使用3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TxBENCH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LITEON ECE-240NAS 240.0GB。韌體版本為PCM0301,傳輸模式SATA/600,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NAND累計寫入資訊也有提供,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也有提供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格式化之後有240.1GB。 在TxBENCH的Drive Information選單裡,顯示韌體為PCM0301。 這邊使用8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 Disk Benchmark與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來測試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522.1MB/Sec,寫入速度:419.4MB/Sec,整體效能表現不錯。 效能測試選單裡面,讀取速度:平均值520.4MB/Sec,寫入速度:平均值392.0MB/Sec。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2,709.75。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讀取速度:478.04MB/Sec,寫入速度:399.63MB/Sec,總分達到了912分。Compression-Benchmark表現,整個讀寫曲線變化表現正常! 在ATTO Disk Benchmark,8192.0測試項目裡面,讀取速度為516.222MB/Sec,寫入速度為420.368MB/Sec。 在PCMark 7 Professional Edition效能測試裡面,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5212分,Raw Secondary storage score得到4719分。 目前,LITEON MU3 SSD機種,包括LITEON MU3 SSD(TLC SSD)與LITEON MU3 ROCK SSD(eMLC SSD)系列,台北光華商場已經鋪貨。LITEON MU3 ROCK SSD(eMLC SSD)的話,120GB報價:1,690元,240GB報價:2,750元。 值得注意的,LITEON MU3 SSD(TLC SSD)與LITEON MU3 ROCK SSD(eMLC SSD)系列,由於名字非常接近,採購上要小心不要買錯。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LITEON MU3 ROCK SSD 240GB,體驗了這款採用了企業級eMLC NAND Flash,P/E Cycle高達10,000次的超耐寫固態硬碟,發現它的讀寫效能還不錯,而且價格很漂亮。加上使用可靠度高的美系控制器,以及正宗我們台灣品牌固態硬碟,而建興是台灣固態硬碟的驕傲,玩家可要多多支持台灣品牌與產品呀! 整體來說,這是一款eMLC NAND Flash固態硬碟機優質精品,值得玩家選購固態硬碟作為參考! 廠商名稱:LITEON - 建興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代理商名稱:Genuine - 捷元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商電話:02-2795-6677 代理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威剛推出3D NAND USB-C外接式固態硬碟SE730H
2017年7月13日,台灣台北訊 - 全球記憶體領導品牌威剛科技(ADATA® Technology Co., Ltd.)今日發表USB-C外接式固態硬碟SE730H。威剛憑藉在固態硬碟的優異研發實力與品質,再次推出劃時代新產品,SE730H承襲前一代時尚輕巧的外觀設計,全新升級款內在實力大大提升了一個檔次。改採3D NAND TLC快閃記憶體,不僅增加儲存空間,更提高了耐用度及穩定性;USB-C正反皆可插入裝置的介面,並配備USB3.1 Gen2的超高速規格,讓讀寫速度可飆至每秒500MB。此外,SE730H擁有最高等級IP68的防水防塵能力,及通過軍規落摔的嚴苛考驗;集天下武功於一身的SE730H還是目前市面上最輕巧的USB-C外接式固態硬碟,並可在Windows、Mac OS和Android跨檔案傳輸檔案,因應隨時分享的快時尚趨勢,SE730H讓你見識真正迷人的行動儲存利器! SE730H是目前市面上最輕巧的USB-C外接式固態硬碟,精緻華美的金屬外殼,卻僅有33克的重量。採用超高速USB 3.1 Gen 2介面與3D NAND TLC快閃記憶體,破表的讀寫速度最高可達每秒500MB,傳輸5GB的Full HD影片僅需16秒,比一般傳統硬碟快上4倍的傳輸速度;3D NAND也比傳統2D NAND快閃記憶體提高硬碟的儲存密度,高出25%的耐用度及穩定性,提高硬碟的儲存密度,出眾效能令人瞠目結舌。SE730H不僅擁有最新USB-C超高速介面,並內附一條USB-C to USB-C的傳輸線,使用更加便利!並提供256GB、512GB兩種容量選擇。 SE730H外型時尚,內在卻極度強悍,提供業界最高等級的防塵、防水保護,讓您使用上無後顧之憂,除了可完全防止灰塵侵入,將裝置浸入超過1.5米深的水中長達60分鐘,也能滴水不進!此外,還通過嚴格的MIL-STD-810G 516.6 軍規落摔測試,可有效減緩撞擊力道,即使在行動中不小心摔落,也不必擔心資料受損。SE73H能跨越Android/Mac OS/Windows三大作業平台的限制,不論是照片、影音以及數位檔案,都能比以往更快速分享,讓您體驗蔚為主流的傳輸效能、工作效率更加分!即使放在口袋或是包包夾層中,讓人幾乎感覺不到重量的存在,更不會有雜音、散熱較佳、低功耗等眾多優點齊聚一身。SE730H共有香檳金和紅色兩種選擇,不論是行動商務或是旅遊紀錄,傳輸分享都能得心應手,準備好擁有最高品質的行動裝置了嗎!?
-
Teamgroup推出全新電競記憶體、SSD,與3C行動周邊,Computex 2017現場直擊!
隨著電腦主機走向電競風,側透機殼、全彩LED、同步燈效,幾乎已變成電競主機必備的元素,除了主機板廠商之外,電腦周邊廠商也跟隨著這個腳步,開發出各式電競周邊商品,以趕上這波電競狂潮。 這次Teamgroup(十銓科技) 適逢成立20週年慶,該公司在Computex 2017就盛大展出全系列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應用產品,以及3C行動周邊商品。以「超越極限、攀向巔峰」為主軸,將20年來所累積的堅強研發實力完整呈現。以下就來看看十銓在君悅飯店2426展覽房間裡所展示的新產品吧! 廠商名稱:Teamgroup 十銓科技 廠商電話:02-8226-5000 廠商網址:
-
SMI發表全球首款SD 6.0控制晶片,並揭露3200MB/s級的新款SSD控制晶片,Computex 2017發表會現場直擊
展出地點:台北君悅飯店,房間:1110室 全球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領導品牌慧榮科技(Silicon Moti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納斯達克交易代碼: SIMO),宣佈推出全新的SD 6.0控制晶片解決方案,該控制晶片支援SD 6.0,並滿足新的A2應用效能標準,其最低隨機讀/寫效能高達4,000/2,000 IOPS。擴充性儲存卡搭載慧榮SD 6.0新控制晶片後將大幅提升隨機存取效能,讓行動裝置使用者能夠直接從SD卡執行Android 6.x/7.x的應用程式,並支援4K影片錄製和播放以及AR/VR等需要高頻寬的應用。 慧榮科技的SD 6.0控制晶片解決方案支援低電壓訊號(LVS,Low Voltage Signal),可滿足低功耗SoC和功能命令佇列、快取記憶體功能和自我維護功能等需求,類似管理大量資料的SSD和嵌入式記憶體所使用的所有關鍵功能,從而支援使用高效能、高可靠性和長壽命擴充性儲存卡。此外,SD 6.0控制晶片解決方案最高可支援2TB的容量,並提供商用和工控等級的規格,為消費性、商用、工控及車用產品提供高效能及高可靠度的SD 6.0卡解決方案。 慧榮科技產品企劃部資深副總段喜亭表示:「擴展性儲存在行動通訊及工控的應用需求持續增溫。現在大部分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和行動裝置能支援用戶直接從可插拔卡執行應用程式。慧榮科技的SD 6.0新控制晶片能大幅提升記憶卡的效能,並為4K影片錄製和播放等高效能應用,以及需要高頻寬的多媒體應用程式的執行提供更大容量及更可靠的平台。」 慧榮科技的SD 6.0控制晶片解決方案規格: SM2705EN和SM2707EN已進入送樣階段,多家OEM廠商進行設計中。 SMI除了發表兩款SD 6.0控制晶片:SM2705EN(商規)與SM2707EN(工規)之外,也同時展示自家的其他產品,包括UFS 2.1控制晶片:SM2750(一般)、SM2752(高效能)、USB 3.1 Gen.1控制晶片:SM3268、SM3269、SM3280等產品,還有工控、車用領域專用的FerriSSD、Ferri-eMMC等產品,提供其下游客戶做各種儲存解決方案。 以下就透過現場照片與簡報,來介紹這次慧榮(SMI)推出的各種Flash解決方案。 廠商名稱:Silicon Motion Inc. - 慧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552-6888 廠商網址:
-
PLEXTOR發表M8Se與M9Pe全新SSD,高達3100MB/s傳輸效能,COMPUTEX 2017發表會暨遊戲直播現場直擊
Plextor(浦科特)在這次Computex 2017發表全新SSD產品,並同時邀請到國內外知名實況藝人(台灣方面有:當紅宅男女神丫頭、潔哥、咪妃娘娘、森野葉子等),一同在現場玩Overwatch(鬥陣特攻)的5 on 5的國際實況表演賽。讓國內外的粉絲們能夠透過網路直播的方式,欣賞到新品記者會的發表,以及實況主的現場精彩比賽。 以下就是Plextor這次發表會的現場實況!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
PLEXTOR M8SeY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江山輩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隨著SSD持續改朝換代,在效能、容量與價格,皆更有競爭力,消費者與企業用戶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也正因為SSD物美價廉,速度又快,整個市佔率持續翻升,傳統HDD則節節敗退,剩下大容量硬碟市場,仍佔有性價比優勢。原先,SSD主力用的儲存元件,為傳統2D型SLC Flash、MLC Flash與TLC Flash,隨著科技的進步,快閃記憶體的發展,2D NAND的Flash時代已經過去,終於進入了所謂的V-NAND的Flash,也就是3D NAND的Flash新時代。最新,訴求性能的高階PCIe SSD,現在也開始投入TLC SSD懷抱。這次,就讓我們來看看浦科特最新採用TLC Flash的PLEXTOR M8SeY SSD 512GB固態硬碟吧! PCIe SSD的話,介面從PATA、SCSI、SATA、SAS,到了後來的mSATA與M.2,出現了SATA Express。最新,發展到PCIe 3.0 x4電路版本。當然,也有PCIe 3.0 x8與PCIe 3.0 x16電路版本。也衍生出了HHHL卡版版本,與M.2子卡版本。 簡單來說,市場上販售的工作站級、旗艦級PCIe SSD,全都是客製化卡板設計,唯有重新的電路設計,才有辦法做出極致效能的表現,優點就是速度超快,缺點,就是價格昂貴。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PCIe SSD,由於可以直接對應主機板的PCIe匯流排插槽,沒有PCIe電路的傳輸瓶頸。先前,一開始就有PCIe 2.0 x2,後來有PCIe 2.0 x4,以及最新PCIe 3.0 x4。企業級PCIe SSD,一開始就採用了PCIe 2.0 x8。後來,企業級PCIe SSD,改採PCIe 3.0 x8與PCIe 3.0 x16。 PCIe SSD,也有子卡版本,那就是M.2子卡。不過,要注意的是,M.2子卡有很多種規格,有分成SATA版本,以及PCIe版本。這表示,M.2子卡,並不一定走PCIe。M.2子卡,先前的規格,有的是PCIe 2.0 x1或PCIe 2.0 x2。現在,新一代M.2子卡,M.2 SSD,主流規格是PCIe 3.0 x4。M.2 SSD,搭配PCIe的M.2 SSD轉接卡,透過轉接而成,就可以轉成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PCIe SSD。 U.2版本,則是針對傳統硬碟,設計的PCIe連接器。最新規格,內部電路,也是PCIe 3.0 x4。簡單來說,這是為了快速安裝PCIe SSD,針對傳統硬碟型,所改良設計的規格,採用SFF-8639連接器,方便插拔安裝硬碟所設計。 SATA Express,一開的設計,本身是一PCIe 2.0 x2插槽,附帶2個SATA 6Gb/s插槽。SATA Express上面的2個SATA 6Gb/s插槽,還可以分離作為獨立安裝SATA 6Gb/s硬碟使用。不過,由於一開始先天的不足,處理器以及晶片組上面不足的PCIe Lane數量,導致SATA Express被設計成只有PCIe x2,第一代導入的Intel 9系列主機板,Z97與X99上面的SATA Express,只有PCIe 2.0 x2,到了Skylake的Intel 100系列主機板,上面才進化到PCIe 3.0 x2。 浦科特這次發售的PLEXTOR M8Se PCIe SSD,與M8Pe PCIe SSD,兩者為孿生親兄弟,PLEXTOR M8Se PCIe SSD用的是TLC Flash,本身為TLC SSD,保固期為3年。PLEXTOR M8Pe PCIe SSD用的是MLC Flash,本身為MLC SSD,保固期為5年。PLEXTOR M8Se PCIe SSD總共有三種版本,分別為卡板版本的HHHL版本:M8SeY,還有M.2子卡附金屬散熱片的桌機版本:M8SeG。以及M.2子卡的筆電版本:M8SeGN。三種版本的基底,都是M8SeGN。值得注意的,PLEXTOR M8Se PCIe SSD,不同規格,同容量版本,其存取速度與硬體規格,是完全相同的。 固態硬碟業者:浦科特 PLEXTOR 固態硬碟種類:消費級SSD 固態硬碟機種:M8Se 固態硬碟類型:TLC SSD 固態硬碟介面:PCIe 3.0 x4(HHHL版本與M.2版本) 固態硬碟容量:128GB、256GB、512GB、1TB 固態硬碟控制器:Marvell 88SS1093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TOSHIBA 15nm Super Hign Performance TLC 固態硬碟保固期:5年保固 128GB→ 讀取速度:1850MB/Sec,寫入速度:570MB/Sec 256GB→ 讀取速度:240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512GB→ 讀取速度:245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1TB→ 讀取速度:2450MB/Sec,寫入速度:1000MB/Sec ※HHHL版本與M.2版本,同容量版本速度相同! 128GB→ TBW:80TB,DWPD:○ 256GB→ TBW:160TB,DWPD:○ 512GB→ TBW:320TB,DWPD:○ 1TB→ TBW:640TB,DWPD:○ ※備註:○表示官方無標示資料 PLEXTOR M8Se PCIe SSD,硬體架構大致與PLEXTOR M8Pe PCI SSD相同,一樣使用美滿電子科技(邁威爾科技)Marvell的解決方案,三個版本的介面,則全是PCIe 3.0 x4,皆是NVMe世代PCIe SSD架構。 控制器的部份,使用Marvell 88SS1093,採用了28奈米製程設計、製造,本身為3核心的處理器架構,可快速處理資料進出,以及各式快閃記憶體存取的工作。使用NVMe 1.1介面規格,介面為PCIe 3.0 x4,支援到15nm SLC、MLC、TLC與3D NAND快閃記憶體,最大可支援開發出2TB SSD。 快閃記憶體部分,使用TOSHIBA 15nm Super High Performance TLC Flash,且由於本身使用M.2介面,因此用的是堆疊版本快閃記憶體,至於快取記憶體部分,128GB、256GB版本,皆使用512MB LPDDR3 SDRAM,512GB版本,則使用1024MB LPDDR3 SDRAM,1TB版本,則使用2048MB LPDDR3 SDRAM。 PLEXTOR M8Se的話,本身核心是採用M.2介面,為最新型NVMe型PCIe SSD,不過,由於Marvell 88SS1093控制器,早在2014年就已經推出,是比較早開發完成的版本,為標準NVMe 1.1介面,至於介面速度的話,則是採用了目前主流PCIe 3.0 x4,存取速度為4GB/Sec。 PLEXTOR M8Se PCIe SSD的話,為三年保固,而且提供到府收送。PLEXTOR提供的,則是全程免運費,讓玩家可以享受到優質的售後服務。 ----------------------------------- 2P 這邊使用2套軟體,以CrystalDiskInfo、HD Tune Pro來檢測SSD內部的規格資訊。 這顆SSD,名字叫PLEXTOR PX-512M8SeY 512.1 GB。韌體版本為1.00,介面為HHHL,支援S.M.A.R.T、NVM Express 1.2,也有提供對SSD累計讀取,對SSD累計寫入,已用次數總計、已用時間總計等資訊。 在HD Tune Pro的資訊選單裡,顯示韌體為1.00,偵測出來的容量為512.1GB (476.9GB),可用容量為488383MB。 這邊使用以下幾套軟體,包括CrystalDiskMark、HD Tune Pro、AJA System Test、Anvil〞s Storage Utilities、AS SSD Benchmark、TxBENCH,ATTO來測試這款SSD的實際效能表現。 這顆SSD,在標準測試,最大讀取速度為2409MB/s,最大寫入速度為1006MB/s。在0Fill測試,最大讀取速度為2480MB/s,最大寫入速度為999.9MB/s 從HD Tune效能測試選單讀取速度成績來看,讀取速度平均值:2637.5MB/s,寫入速度平均值:441.0。 這個測試,總分達到了5069.07,效能表現非常棒。 在AS SSD Benchmark,Seq測試項目,總分達到了959分。 這個測試,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讀取速度:2471.329MB/Sec,寫入速度:979.778MB/Sec。 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成績中,最快速度出現在8192.0測試項目,讀取速度為2475.861 MB/Sec,寫入速度為1027.504 MB/Sec。 這次,我們實測開箱了PLEXTOR M8SeYPCIe SSD,看到了TLC SSD大軍來襲,而且擁有相當不錯的效能,加上擁有價格優勢,等同是款物超所值的PCIe SSD。 整體來說,這是款台灣品牌NVMe固態硬碟中的神兵利器! 廠商名稱:PLEXTOR - 浦科特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3-612-5203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SD/固態硬碟】: →更多的【DRAM/記憶體/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HDD/機械硬碟/傳統硬碟】: →更多的【PCDIY! 行動儲存/外接機械硬碟/外接固態硬碟/隨身碟/記憶卡】: →更多的【PCDIY! NAS/網路儲存裝置】:
-
Western Digital推出全球首款64層3D NAND技術消費性固態硬碟
全球儲存技術和解決方案領導廠商 Western Digital公司(NASDAQ: WDC)今日宣佈推出全球首款以64層3D NAND技術所打造的消費性固態硬碟(SSD)。透過這個最新技術, Western Digital不僅得以提供低功耗、高效能、耐久性和容量都更為提升的新一代固態硬碟(SSD),也展現出在快閃記憶體產業近30年來的最新力作。 Western Digital總裁暨營運長Mike Cordano表示:「將採用64層3D NAND技術的新一代SSD帶入PC市場,不僅代表Western Digital持續追求新技術的計畫來說是極為關鍵的一步,也同時能為我們的客戶帶來長期好處。對Western Digital旗下兩大品牌SanDisk和WD,還有他們各自所擁有的忠實客戶與銷售通路來說,這款新一代SSD系列產品將會吸引更多追求最新科技所帶來便利性的電腦運算消費族群。」 WD Blue 3D NAND SATA SSD是專為DIY愛好者、經銷商以及系統組裝商所設計,平均故障間隔為(MTTF)領先業界的175萬小時,還通過WD Functional Integrity Testing Lab (F.I.T. Lab™)品質保證。此外,WD用戶可於WD官方網站下載免費軟體工具包括:Acronis® True Image™ WD Edition複製軟體,以及可持續對SSD的效能、容量監測、進行韌體更新的WD® SSD Dashboard(控制面板)軟體。 SanDisk Ultra® 3D SSD是專為希望升級PC的電競玩家及創意愛好者所設計,適用在既有系統的簡易升級。對於想找簡單途徑來升級PC的消費者而言,SanDisk Ultra 3D SSD產品能提供更高的耐久性與可靠度,而且即時開機、縮短下載應用程式的時間,資料轉換的速度也更快速。除了讓運算維持更低溫、更安靜,SanDisk Ultra 3D SSD也提供防撞擊與震動的功能保護您的硬碟。 WD Blue 3D NAND SATA SSD將推出四種不同的容量,分別為250GB、500GB、1TB與2TB,外型則分為傳統2.5吋/7mm,以及M.2 2280兩種規格樣式。跟所有WD SSD一樣,WD Blue 3D NAND SATA SSD通過WD F.I.T Lab認證並可相容於各大電腦系統平台。 SanDisk Ultra 3D SSD將推出250GB、500GB、1TB以及 2TB四種容量,外型為2.5吋/7mm傳統式外殼硬碟。 WD 和 SanDisk兩大品牌系列產品提供分別各高達560MB/s以及530MB/s的連續讀取與連續寫入速度表現,同時提供產品三年有限保固,預計在2017年第三季於全球各地上市(包含台灣地區)。WD Blue 3D NAND SATA SSD 與 SanDisk Ultra 3D SSD (2.5吋/7mm版本) 建議零售價為美金99.99元起 (約合新台幣3,000元)。至於WD Blue 3D NAND SATA SSD (M.2 2280版本) 則為美金99.99元起(約合新台幣3,000元)。 更多WD Blue 3D NAND SATA SSD資訊,請參考 WD官網 相關資訊請參考
最多人點閱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PLEXTOR M8PeY 256GB、512GB、1TB實測開箱,玩家級NVMe型PCIe 3.0 x4 SSD效能實測大作戰!
- 十銓T-FORCE CARDEA 1TB散熱片版本實測開箱,PCIe 4.0 x4高效能固態硬碟!
- PLEXTOR M7V 256GB SSD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物超所值之選!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PCIe SSD 480GB實測開箱,進階級固態硬碟中的玩家聖物!
- KLEVV NEO N610 512GB實測開箱,取代傳統HDD最佳利器SATA 6Gb/s固態硬碟!
- 金士頓Kingston HyperX FURY SSD 240GB實測開箱,玩家級固態硬碟中的優質精品!
- PLEXTOR M6V 256GB SSD實測開箱,台灣品牌固態硬碟中的經典之作!
- PLEXTOR M9Pe 512GB實測開箱,史上最強PCIe 3.0 x4固態硬碟磅礡登場!
- Crucial MX300 750GB實測開箱,3D NAND固態硬碟全面來襲!
- KLEVV CRAS C710 512GB實測開箱,PCIe 3.0 x4 M.2 NVMe固態硬碟!
- ezlink Panzer IV-H SSD 128GB實測開箱,戰力十足的物超所值固態硬碟!